半岛地址多方面保护“水中大熊猫” 中华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3月28日,在湖北宜昌20余万尾不同年龄梯队的中华鲟被放归长江。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1.4亿年,被誉为“水中大熊猫”。从20世纪80年始半岛登录,我国持续开展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截至2023年已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超过800万尾。为了掌握放流后的中华鲟将会游到哪里去,更好评估放流效果,工作人员会在放流前给中华鲟装上声呐标记,沿江的检测站点可以通过声呐接收装置,定位中华鲟的行踪。根据记者掌握的最新情况,已经监测到有部分中华鲟抵达湖北枝江。
可能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要放流中华鲟,其实一方面中华鲟目前野生资源呈下降态势,所以放流人工繁殖的中华鲟,对于补充中华鲟自然物种有着重要意义。另外一方面,中华鲟也是检验长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一种江海洄游性鱼类,这次放流的中华鲟要从宜昌出发,沿着长江一路向大海奔袭,水质不好,将会给中华鲟带来灭顶之灾,那么半岛平台,眼下长江的水质究竟如何,能不能让中华鲟完成这段通向大海的千里长江水道?为了掌握真实的情况,总台三路记者兵分多路,前往长江沿线的重庆、湖北宜昌、上海半岛登录,按照标准采集了水样并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
总台央视记者古峻岭:我现在是在长江的湖北宜昌段,虽然这里刚下过雨,但是江心的水看起来很清澈半岛平台。
总台记者盛瑾瑜:我现在是在上海吴淞口,这里距离长江入海口只有40公里的距离。现在无人机采水器已经起飞,在距离岸堤200米处的采样点,采集长江口的水体样品。
从江心采集到的水质样本被送到多个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的项目包括: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等,就是在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方面的不同指标来判断水质情况。
总台记者牟亮:刚才我们采集的水质样本经过测试氨氮含量为0.09毫克/升,远低于国家地表水二类水质0.5毫克/升的限值。按照要求,这里监测站实验室将负责长江、乌江及多条次级河流22个断面的水质检测工作,最近的一次完整水质检测显示长江、乌江主要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水质标准半岛平台。
同时,这次在湖北宜昌和上海采集取样的江水,经过各项检测,最终结果显示均已达到了国家地表水二类水质标准。
长江水质的不断提升,让中华鲟的放流也有了更明显的效果,记者在查阅放流中华鲟历年放流的监测数据发现,在长江多个监测点,中华鲟的通过率逐年提升,平均入海率超过60%半岛登录,最高达73%。
这是长江干流不同断面位置的高锰酸盐指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高锰酸盐就像一个超级吸尘器,专门吸附水里的垃圾。经过多年治理,高锰酸盐能吸附到的垃圾越来越少,这意味着长江水质在不断变好。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资环处处长娄巍立:我们现在实施了长江十年禁渔,已经消除了捕捞的因素,同时我们也正在会同水利部门来开展水资源的生态调度,会同交通部门在一些重要的栖息地来准备实施限速限航等相关的措施,同时在整个长江流域我们布设了七百多个监测站位,来进一步地加强中华鲟的监测,来确保中华鲟的放流效果。
为了让中华鲟种群不断增加,除了改善长江水质半岛登录,增加放流数目,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这就是要训练中华鲟,让它们从人工饲养转变为在自然环境中自食其力,这对中华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半岛平台。究竟是如何训练这些中华鲟的呢?在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记者找到了答案。
在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半岛登录,记者看到一个上万平方米的巨型厂房,这里有上百个大小不一的水池,里面养殖着从刚出生到成年各年龄段的中华鲟。
总台央视记者古峻岭:快看,这刚游过去几条2米多长的中华鲟,工作人员告诉我,它已经13岁了,刚刚成年。那么在这里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池子,工作人员要对它们进行放流之前的野化训练。因为以前人工养殖的时候,他们主要是喂一些鱼食饲料,那么在这里,就要喂一些小鱼小虾半岛平台,以此来锻炼它们的捕食能力,更好地适应野外生活。
总台央视记者古峻岭: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长江流域的一些鲟类的真实标本,像这个叫白鲟半岛地址,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前吻部又长又尖,这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它的性格比较刚烈。那么这个则是我们这次放流的主角,号称“长江鱼王”的中华鲟了。它的长度大概有3米多半岛平台,而有记录最长的甚至是超过了5米,它的体重也是达到600斤左右。目前我国已经对中华鲟进行了近40年的增殖放流,那么效果如何?我们又是如何去监测它们的呢?
总台央视记者古峻岭:每一条人工养殖的中华鲟在放流之前,我们都会通过注射器给它注射一个微型的芯片,这就是它的电子身份证。同时我们还会给它注射这种声呐的标记,它在长江里游动的时候,声呐标记会不间断地发送出声波被沿岸的接收器所捕获,我们就会知道它游经哪里,它的深度如何。
三峡集团生态工程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沛:我们可以通过标记的方法,我们可以系统地去梳理中华鲟从长江中的一个生活的运动轨迹,以及到它海洋中的一个分布的状况,从而更加全面地去了解它整个的一个生活规律半岛平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共同的愿景。从政府到民间,从科研机构到普通公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生态保护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半岛平台。我们还需加强科学研究、法治建设和宣传教育,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而努力,共同绘制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半岛登录,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半岛平台。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半岛平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半岛地址,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半岛平台,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半岛地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半岛平台,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39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