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这十年生态环境保护成绩单来了!这十年,我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聚焦重点领域强化环境治理,全省空气、水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3.5%,总体水质优良比例较2012年上升10.6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由11.4%下降为零,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
——全省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26.5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由2012年34.8%半岛地址、18.1%提高到2021年的45.7%、41%。
——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面淘汰,钢铁、火电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水泥行业地方标准全面执行,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全面实施,注销老旧车辆近98万辆。
——纵深推进长江保护修复,长江流域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提高到92.7%,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巢湖主要入湖河流水质全面消除劣Ⅴ类;淮河干流水质优于Ⅲ类;新安江黄山段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水质优良比例始终保持100%。
——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推进,风险防控机制不断健全,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均实现安全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我省生态环境有针对性开展了长江保护修复、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自然保护地管理等专项督察,2021年以来,又对6家省属企业和5家省直部门开展例行督察。
——按季度拍摄省级警示片,强化常态化震慑,建立闭环管理机制,认真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一大批群众关切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顺利解决,三次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296个问题完成整改238个,四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69个问题完成整改52个,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警示片发现问题3049个,已完成整改2616个,各地排查发现上报问题1541个,已完成整改779个。
——我省率先探索的林长制经验推广到全国,实施平安、健康、碳汇、金银、活力“五大森林行动”,建设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和皖西大别山、皖南山区生态屏障,安徽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3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完成新安江生态补偿三轮试点后,启动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半岛地址,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吨好水,新安江模式在全国其他10个流域、15个省份复制推广。
——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十年禁渔”严格落实,“水中国宝”长江江豚逐嬉皖江半岛平台,鸟类国宝东方白鹳展翅巢湖,扬子鳄扩繁到1.4万余条。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5个。
——制订《安徽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设立“双碳”科技创新专项,有序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制修订《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等8项地方法规。
——出台《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31项地方标准。安徽省不断加强司法保障,推深做实“生态检察”,办理199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多个案例成为全国正面典型。
——完成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建设“数字安徽-智慧环保”基础平台,并入选全国“智慧环保创新案例”。
139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