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地址北大汇丰智库 中国宏观金融形势分析报告(2023年第四季度)第四季度M1增速持续下滑,M2-M1剪刀差走阔;利率中枢明显上升。企业与居民融资需求仍然较弱,新增社融规模较去年同期明显好转但主要依靠政府债券,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情况不容乐观,而新增信贷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表外融资项目变化不大。
当前,由于收入增速及房地产问题,居民中长期消费类增速仍远远低于疫情之前,且修复进程缓慢。房地产销售低迷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造血能力,行业融资情况有待继续修复。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利润率下降等限制了企业的投资增速,导致其与国有企业的投资增速差距进一步扩大。
为巩固经济向好态势,宏观调控政策需要继续协同配合,重点在于改善市场预期,提升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一是提升抵押补充(PSL)使用额度。二是公平对待各类型企业,避免各类行业监管政策的剧烈、频繁的变化。三是提升债券市场对民营房企的支持力度,放松对部分优质房企优质项目的资金监管政策,积极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
M1增速持续下滑,M2-M1剪刀差走阔。2023年12 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去年同期增11.80%,增速下降2.10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8.05万亿元,同比增长1.30%,去年同期增速3.70%,增速下降2.40个百分点。M1和M2同比增速均有所下降,M1下降更加明显,导致M2-M1剪刀差持续走阔(如图 1),当前信用传导不畅的情况未有明显好转。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存款定期化趋势持续。一是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明显增加。2023年四季度,住户存款增加2.26万亿元,同比少增2.3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下降2300.74亿元,同比少降6939.06亿元;政府存款下降1356.24亿元,同比少降3951.6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55万亿元,同比多增1.22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对M2增速形成一定支撑。普益标准数据据显示,截至2023年四季度末,全市场银行理财机构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环比上升3.25%。二是存款定期化趋势尚未改善。从其他存款性公司资产负债表来看,截至2023年末半岛地址,纳入广义货币的单位活期存款同比增加129.14亿元,同比增速0.02%,去年同期增速1.86%;纳入广义货币的单位定期存款增加5.90万亿元,同比增速12.77%,去年同期增速11.88%;纳入广义货币的个人存款增加16.69万亿元,同比增速13.77%,去年同期增速17.36%。存款定期化趋势表明企业对未来缺乏信心,在投资方面更加保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修复速度。
银行间利率中枢上升。第四季度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质押式7天回购加权利率(DR007)均值为 1.9,环比上行5bp;银行间7天回购加权利率(R007)均值为2.4,环比上行5bp。虽然逆回购利率较上季度下降,但进入第四季度银行间利率波动加大,利率中枢明显上升。四季度银行间流动性紧张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债券的发行,季度内各月份分别发行2.64万亿元、1.91万亿元、1.27万亿元,累计5.82万亿元。其中,10月24日,国务院决定在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支持灾后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
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持续放缓。2023年四季度企业新增2.23万亿元,同比少增3802.38亿元,企业融资需求尚未出现改善。分别来看,企业短期同比多增1750.51亿元,中长期少增7233.84亿元,票据融资多增2190.11亿元,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下降明显(如图 2)。企业融资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投资增速尚未恢复。四季度末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累计3.00%,较上季度末下降0.1个百分点,较去年末下降2.1个百分点,企业投资速度减缓。从政策来看,四季度陆续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融资支持政策,但由于销售低迷,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下降9.6%,较上季度末扩大0.5个百分点。新增中长期信贷与去年同期相比少增7233.84亿元,但由于季度内企业债券处于净融出状态,企业可能使用银行信贷置换部分到期债券,企业投资受到的影响更大。二是企业效益面临压力。四季度末工业企业利润率5.76%,环比上季度有所上升,但是较去年同期6.09%的利润率明显下降,工业企业需求恢复情况仍不稳定。四季度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指标连续3月下降至49.2,处于荣枯线之下,企业投资信心不足。
居民新增规模未有明显改善。居民短期有所改善,但中长期变化不大。四季度居民新增4749.25亿元,同比多增568.71亿元,同比增速6.88%。其中,居民短期同比多增336.44亿元,同比增速12.53%,短期消费同比增速10.77%半岛登录,短期经营同比增速14.34%;中长期多增232.28亿元,同比增速5.05%,中长期消费同比增速1.9%,中长期经营同比增速19.84%。居民新增放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居民收入预期并未有明显改善。四季度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6.1%,较上季度上升0.2个百分点,较去年末上升3.2个百分点,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但消费者就业预期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半岛登录,2023年四季度末消费者就业预期指数是79.7,而上季度末指数是80.7,去年同期85.6。二是居民预防动机依然较强半岛地址。四季度住户存款新增2.26万亿元,虽然较去年同期下降,但环比变化不大,仍然远高于2019年同期1.17万亿元的新增规模,当前居民预防动机依然较强。三是居民购房需求持续低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滑8.5%,70城二手房价环比全部下跌。从居民购房能力和信心来看,虽然居民收入边际改善,但增速放缓;此外,房价全面下跌以及房企持续暴雷问题,也削弱了居民的购房意愿。
四季度新增社融规模较去年同期明显好转。2023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8.09万亿元,同比增长9.5%,去年同比增速为9.6%,其中第四季度新增社融6.23万亿元,去年同期新增4.2万亿元,2021年同期新增6.58万亿元。分项来看,四季度新增信贷2.70万亿元,对社融贡献率为43.35%,去年同期72.04%;新增政府债券融资3.65万亿元,对社融贡献率为58.46%,去年同期贡献率为28.83%。虽然面临严格监管,但委托、信托等表外融资情况有所好转,其中新增信托对新增社融贡献率为1.5%,去年同期是-2.83%,如图 3。
政府债券融资对新增社融形成支撑。2023年四季度,新增人民币同比下降10.67%,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增加66.77%半岛平台,新增政府债券同比增速为200.94%,新增企业债券融资较去年同期偏弱。一是政府债券对社融形成支撑。从四季度债券发行情况来看,季度内发行国债3.55万亿元,地方政府发行2.26万亿元,季度内累计净融资3.59万亿元,对社融形成有效支撑,成为最重要的贡献项目。在当前市场主体预期较弱的情形下,融资需求不足压制信贷增速,政府主动负债有利于提振信心,支持社融增长。二是企业债券融资规模下降。四季度民营企业发行债券2144.12亿元,净融出465.49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情况不容乐观。非城投平台国有企业发行债券7.49万亿元,净融资1188.22亿元;城投平台发行9442.68亿元,净融出1648.58亿元,交易所半岛地址、交易商协会对城投债发行注册审批的通过效率有所下降,审批更加严格。央行2023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提出“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债券发行有望提速。三是新增信贷融资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全年来看,新增信贷占新增社融比例为62.45%,去年是65.34%,四季度新增信贷对社融贡献率为43.35%,虽然12月信贷增速贡献率回升至57.17%,但总体较往年明显下降。银行信贷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之一,亟待及时疏通。此外,新增委托、信托融资等表外融资项目变化不大,新增未贴现承兑汇票规模下降,可能对应的是承兑汇票余额的增加。
2023年住户同比增速6.89%,去年同期5.3%。第四季度住户同比增加6.89%,短期消费同比增加10.77%,高于去年同期6.23%;中长期消费同比增加1.93%,低于去年同期2.55%(图 4)。消费需求持续疲软导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已经连续第4个月同比下跌。居民增速较去年有所恢复,但由于收入增速及房地产问题半岛平台,居民中长期消费类增速仍远远低于疫情之前,且修复进程缓慢。
一是居民收入预期并未有明显改善。2023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加6.33%,但四季度收入增速较三季度仅上升0.1个百分点。2020至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速6.28%,人均消费支出增速5.58%,分别低于2019年8.87%、8.59%的增速。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存款增速放缓,2023年四季度,住户存款比上季度增加2.26万亿元,同比少增2.36万亿元。二是购房需求下降。第四季度末,房地产余额同比下降1%,下降速度较上季度继续扩大。当前居民杠杆率达63.5%,叠加就业、人口老龄化、房地产价格预期等问题,居民购房需求下降,导致居民部门信贷增速,尤其是中长期消费信贷增速较慢。
2023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滑8.5%,70城二手房价环比全部下跌,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在底部修复阶段。从居民购房能力和信心来看,虽然居民收入边际改善,但增速放缓。销售低迷严重影响房地产行业自身造血能力,行业融资情况有待继续修复,并因此拖累经济增长。
一是净融资规模下降。截至2023年末,房地产开发融资12.75万亿元半岛登录,同比下降13.6%,连续两年下降(图 5)。分类来看,房地产企业国内规模同比下降1792亿元,境内债券净融资规模为200.71,境外美元债净融出445亿美元,港股上市房企配售额度约280亿港元,上市A股企业共有5家企业完成定增募集资金292.96亿元。由于房地产销售恢复较慢,2023年个人按揭增速、定金及预收款增速分别下降9.1%和11.9%,当前房企资金面依然面临较大压力。二是房地产开发建设规模下降。销售情况低迷导致房地产行业投资规模下降,2023年房屋新开工面积9.54亿平方米,投资完成金额11.10万亿元,分别同比下降20.40%和9.60%,其中新开工面积下跌回落至2007年水平。房企拿地节奏下降明显,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的数据,2023年百城土地成交金额约3.16万亿元,同比下降24.94%,且主要是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拿地,占比达50.43%,民营房企持续造血能力不足。
当前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投资增速差距进一步扩大,2023年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4.9%,企业同比下降5%,增速差距9.9%,远远高于2019年0.91%的增速差距(图 6)。从占比数据来看,2023年末,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民间投资占比从去年54.21%下降至50.4%。在当前需求疲软、部分领域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企业投资下降是市场自发调整行为,但融资问题、利润率下降等也限制了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性,另外民营企业家对营商环境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疑虑。
一是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融资存在差距。根据Wind数据,四季度民营企业发行债券2144.12亿元,净融出465.49亿元;国有企业发行债券8.43万亿元,净融出482亿元,民营企业债券净融资下降恶化更为严重。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信贷融资差距依然较大,2023年民营企业同比增长12.6%,较上年末高1.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的企事业同比增长13.02%,民营企业增速仍低于总体增速。二是民营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影响投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工业企业利润12月份同比增速16.80%,年内累计增速-2.3%,利润总额较去年末有所下降。2023年末工业企业利润率4.8%,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利润率是6.16%,利润率差距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下降,叠加市场预期较弱,必然进一步影响企业投资信心。另外,针对民营企业的准入政策、融资支持政策等,在各地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和政策预期存在一定偏差,民营企业的发展、生存受到一定的影响,投资意愿下降且难以短期内恢复。
2023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有效地支持经济发展。一大批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实施,降低企业运营负担;新增专项债务限额达3.8万亿元;制定一揽子化债方案推动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人民银行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2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优化存续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
为巩固经济向好态势,宏观调控政策需要继续协同配合,重点在于改善市场预期,提升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一是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提升抵押补充(PSL)使用额度,支持“三大工程”等。二是改善企业预期。公平对待各类型企业,避免各类行业监管政策的剧烈、频繁的变化。三是支房地产企业融资。提升债券市场对民营房企的支持力度,放松对部分优质房企优质项目的资金监管政策,积极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半岛平台。
139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