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官网中国文化的当下处境中国文化的当下处境 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文化上一度是非常强势的国家,但在今天这个世 界格局中,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地位再也没有原有的辉煌了。经常出 国的朋友就会发现,中国人现在是有钱了,可是他走到哪里,都不太 被人尊重。花再多的钱。也改变不了我们在文化、精神上的弱势地 位。为什么在1840年以前还是非常强势的中国,到今天会落后到不被 人家尊重、甚至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境地?表层的原因是中国的科学 技术、生活素质落后了,深层的原因,我想还是出在文化上。 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塑造出什么样的国家形象。中国现在开始提 文化复兴的口号了,甚至由于经济的长足发展半岛登录,一些人也开始有了新 的文化幻觉,于是,文化自卑和文化自大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当 代的文化现实。如果我们理性地面对这一现实,就会发现,在文化的 复兴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不必自卑,更没有资本自大。 这一点,生活在深圳、东莞等地的人,感受应该很深。这两个地 方,是中国最著名的生产基地。中国不是被人称为“世界工厂”么,这 个说法,和深圳、东莞两地的制造业息息相关。中国生产的产品,你 到世界各地都能买到,这一方面为中国创造了就业机会、经济增长 率,但同时也简化了中国的形象。中国成了一个物质中国,包括以前 从中国出口到外国的,也都是丝绸啊,瓷器啊,工艺品啊――都是物 质,不重视文化输出,这就给那些外国人造成了一个印象,以为中国 只生产物质,物质和手工是中国最有代表意义的民族标记,这是错 觉。可是,近代以来,中国一直无法摆脱落后的帽子,中国的先贤也 一直在寻找中国的出路,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被牺牲的就是文化,相 反,物质和技术被抬高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照梁启超的研究,中国从鸦片战争之后的五十年,经历了三次变 革。第一次是从鸦片战争到同治年间,中国人首先感到自己在器物上 有所不足,于是就想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这就有了洋务运动,这 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张佩伦、张之洞等人。第二次是从1894年的甲午 战争到六七年间,以康有为、孙中山等为代表的一些人,看到了 中国在制度上有所不足,就开始学习西方的制度,变法维新、辛 亥便是标志。第三次是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他 们,开始看到中国在文化上有所不足,对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感到失 望,所以就发动了新文化运动,要革中国传统文化的命,全面向一种 新的文化开放。从器物到文化。中国的社会改革走了一条从外到里的 道路,直到把问题落实到文化上时,内在的病灶才被真正发现出来。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引进一种新文化,从而轻视自身文化的根,这
在中国,搬动一条椅子都要流血。这就是当时的真实状况。所以,你 一说要废除汉字,那些保守派就想,那还不如接受白话文;你说要把 房顶掀了,他们就想半岛登录,那还不如同意给黑屋子开个窗户。那个时候的 现代知识分子都有一种焦虑,害怕中国被世界抛弃。这并不是危言耸 听。鲁迅先生就曾在《热风・随感录三十六》中说,“许多人所怕的 是‘中国人’这名目要消失。我所怕的,是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 出。”周作人也在《先进国之妇女》一文中说,“我大约也可以算是一 个爱中国者,但是因为爱他,愈期望他光明起来,对于他的黑暗便愈 憎恨,愈要攻击,速也是自然的道理。”他们有一种使命感,要在中国 喊出“真的声音”。以此来感动、唤醒更多的中国人。他们的文化言 论,其实都含着这样一个目的,他们介入一种社会变革。是积极的。 也是有策略的。文化策略和文化情怀。有时是不一样的。胡适反完传 统,后来强调“整理国故”:鲁迅劝人少读中国书,自己却是读了不少 的,要不他也写不出《中国小说史略》这样扎实的学术著作了。因 此,很多人不理解五四,以为五四是简单的反传统、践踏传统。这就 是很大的误读了。鲁迅这代人,是懂得了传统、理解了传统而反传统 的,他们非常清楚传统的弊病和症结在哪里。可是到了“”期间, 很多年轻人也起来反传统,并砸烂了很多文物,焚毁了很多旧书旧字 画,可他们懂得传统吗?不懂传统而反传统,这就是无知了。 无知有时比失德更可怕。但在今天这样的时代,无知有时反而成 了一种美德似的,以致一些人,什么大话都敢说。也正是无知,导致 社会不断地在走向粗鄙化。美好的事物、有价值的东西,得不到应有 的尊重,相反,一种实利主义的风气,在当下却大有市场。就以英语 教育为例吧,有几个人是真正对这种语言有兴趣而读的?大多的时候, 读英语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它是获得学位、职称、工作的必备条 件。最近不是常有抨击全民学英语的言论出来么,可是,崇尚英语、 蔑视汉语的教育设计并没有丝毫改变。想一想,这真是一件荒谬的事 情。我不知道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上还能不能找到另一个国家,是把 外语教育看得比母语教育还重的。在中国,母语不好,不会成为一个 问题,英语不好,就会是你人生变迁中的 重要障碍。你评职称,专业条件可以商量,惟独外语考试必须通过; 你考学位,专业成绩可以有伸缩余地,惟独外语分数是不能降低的。 各种评审,所谓的“破格”,多半也是破外语的格。你的专业再优秀, 外语如果不能达线,一切考试就都枉然。这是怎样的一种语言霸权, 又是怎样的一种语言奴役!一个现代人,如果能掌握一两门外语。这当 然是一件好事,也是应该着力提倡的,但是一个国家的教育设计和评
是怎样发生的?我很想和大家探讨这个问题。 以文学为例,这些年来,恶毒的、心狠手辣的、黑暗的写作很 多,但我们却很难看到一种宽大、温暖并带着希望的写作,可见,我 们的文化心理是不健全的。只看到生活的阴暗,只挖掘精神的阴私, 而不能以公正的眼光对待人、对待历史,并试图在理解中出示自己的 同情心,这无论如何都是残缺的写作。这种残缺,在我们的文化生活 中举目可见。因为没有整全的历史感,不懂得以历史的眼光看世界, 作家的精神就很容易陷于褊狭、执拗,难有宽阔的胸襟。所以,钱穆 先生在《国史大纲》一书的开头,就劝告我们要对本国的历史略有所 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本国已往历 史之温情与敬意”,“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 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而将我们自身种 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钱穆所提倡的对历史要持一种“温 情与敬意”的态度,这既是他的自况之语,也是他研究历史的一片苦 心。文学写作何尝不是如此?作家对生活既要描绘、批判,也要对生活 怀有温情和敬意,这样才能获得公正地理解人和世界的立场。可 是,“偏激的虚无主义”在作家那里大有市场,所以,很多作家都把一 切生活作化处理,或者在写作中充满精神的屈服感,没有一种让 人性得以站立起来的力量,写作的路子就越走越窄,精神也越来越阴 沉,很显然,这并不是一条理想的道路。 不仅文学写作上如此,在我们的教育中,温情和敬意也被长期忽 视,教育服从于升学,缺乏人文方面的内涵,再加上家庭对孩子的过 度宠爱,新一代成长起来之后,心灵里也往往面临着多方面的缺失, 这些,其实都和我们国家的整体文化氛围有关,当引起每一个人的警 惕。一旦温暖的东西没有了,敬畏之心也丧失殆尽,这个社会,就太 可怕了。我想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来分析今日中国在文化上面临着怎 样严峻的难题。我平时是没有剪报习惯的,但是看了《南方都市报》 上的这条新闻之后,特意留了下来,这是2006年6月1日的报纸,我给 大家读一下。大标题写着:广州大学的学生不满被安排出国,杀死了 自己的亲生父亲。这个事件说的是广州大学一个姓董的学生,他父亲 一定要他出国留学,而儿子不愿意出去,想考国内的大学。于是,父 子之间发生了争执,争执的结果就是儿子用三十多厘米的水果刀把父 亲杀了,甚至杀了父亲之后,他还红着眼往父亲的尸体上刺了很多 刀,庭审时也毫无悔意,他说父亲不了解他,胡乱给他决定人生,“我 就想杀死他”。这个新闻非常极端。但是,读这样的新闻,至少有两个 问题值得我们思索:一,为什么这个父亲会觉得自己的儿子只有出国
在五四一代先贤身上,这不会有什么不妥的,因为他们都是国学功底 很好的大师,他们虽然批判传统文化,但对传统文化并不陌生,他们 的批判里面,其实包含着建设性。但几十年后,一种没有文化根基的 民族危机就开始显露出来了,传统的丢掉了,新的文化我们又没有学 来半岛登录,即使学了一些,也发现和自身的生活、精神并不和谐,就像是借 来的衣服,怎么穿都不合身,最后只剩下一些皮毛。 因此,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中国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我 们一直处于一个精神的荒原、文化的荒漠之中,找不到信念,找不到 可以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这时,除了抓住物质和享乐,大家还能怎 样呢?一个心灵无从安妥的时代,惟一的真实就是物质了,所以,改革 开放以后,物质在中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文化的失落反而显得无关 紧要了。和物质相关的话题,无非就是、享乐和消费,这是今天 中国大地上遍地都是的景观。由此可以看出,以富国强民、物质发展 为单一宗旨的发展战略,必然造成现在这种文化困境,别人一想到中 国,就想到中国的物质产品,而不太会想起,中国是一个产生过孔 子、老子、唐诗、宋词和《红楼梦》的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古国,那 么多优秀的文化产品,都被人忽略了,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尤 其是二十世纪以来。不仅西方对中国有了很大的误解,就是中国人自 己,也不太看重自身的文化传统了。很多中国人,恨不得每天讲英 语、吃西餐,以西方礼仪问好,他们觉得中国身份就像是一个耻辱的 记号,这是非常奇怪的一种。 中国发展到今天,经济已经有相当的成就了,现在到了该反思自 身的文化问题的时候了。如果找不到一个文化的出口,来满足中国人 对现代社会的想象,中国人精神的断裂、心灵的荒芜,就势在必然。 很多出过国的人都记得,中国游客几乎是所有游客中最肯花钱的,但 中国人的精神风采,却没有给人留下多少美好的印象。在社会公德的 维护上。中国人明显要Biblioteka Baidu人一筹。可见一个国家光发展经济是不够 的,经济的强盛,并不会马上带来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尊。政策如果对 路,经济发展可以立竿见影,但文化发展不同。它需要有很长的时间 酝酿、生长,才会见成效。应该承认,这些年,中国民众和中国决策 层,都开始意识到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开放同等重要,只是,在具体 建设上,还缺乏真实、广泛的回应。在座很多人估计都看过韩剧,韩 剧里的很多人情、礼仪,都学自中国,但这样一些美好、温暖的东 西,在当代中国反而难见踪影了。这是一种很深的悲剧。历次狂飙突 进的运动。剿杀了中国文化中温暖、谦和、坚韧的部分。粗野、 虚假之风盛行,盲目崇拜西方的心理也还大有市场,这种不堪的状况
留学才是光耀门庭的事,留在中国就不行?二,是什么样的教育塑造出 了这个大学生如此血腥、残忍的人格? 生活在别处,以为西方是生活乐园;教育设计中极不重视健康人 格的塑造――这两点,正是中国文化困境的生动表征。自十九世纪末 以来,尤其是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家长普遍以为送儿子出国 留学是上佳的选择,谁家有人在国外,那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我不反 对有条件的家庭,把儿女送到国外深造,但我想说,并不是所有的孩 子都能适应国外的生活和教育的。假如我们的价值观里,惟有觉得把 儿女送到国外了,才是光耀门庭的事情,这必定会产生像上面新闻里 报道的那种悲剧。时代的语境已经改变了,西方也未必如我们想象的 那么好。我知道很多中国学生,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读书,父母 以为他们去那里,是受先进的教育,其实未必,这些国家,都把发展 文化教育、吸引中国学生当成了一种产业,很多中国孩子到那里读的 学校,其实都是专门为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学生开设的,不仅不是 什么好的学校,甚至那些出去的孩子,连外语都没什么进步――因为 他们周围的同学,以中国人居多,他们在学校,讲着中国话也可把书 基本读完。但这样的真实状况,有几个中国家长知道?即便知道,他们 相信吗?很多中国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根本不具备这种对比能力。不 少中国孩子,在国内是优秀学生,本来可以在中国上比较好的小学、 中学,甚至可以考中国一流的大学,但他们的家长偏要把他们送到国 外读书,而有些人的条件有限。上的又是国外比较一般甚至比较差的 学校,这就好比一些县城的孩子,本来可以上全县最好的一中,但他 们的父母偏偏要送他们到省城读最差的中学,他们以为省城的学校都 是好的,殊不知,县城一中的教学质量,普遍比省城的二三流学校好 多了。道理是一样的。很多中国家长以为国外的就是好的,殊不知国 外也有差的学校。 类似一种思想倾向,在五四前后也曾盛行。那个时候,中国处于 一种闭关锁国、落后挨打的境地,很多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回国之 后,都极力倡导学习西方,并猛烈地批判传统。胡适曾全面否认中国 传统文化,并热心于新文化运动;鲁迅曾劝人多读外国书,少读甚至 不读中国书;傅斯年等人曾呼吁废除汉字,认为汉字是野蛮的文 字……现在回想起来,这样一种激进主义是太过非理性了,有些 话,听起来像是胡言乱语,哪里有一点学者的严谨啊。但是,如果回 到当时的文化语境,我们就知道,这些文化先贤的倡议,多少有点矫 枉过正的意思,如果不对一个闭塞的中国下猛药,要唤起民众的觉醒 是很难的。他们反传统,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策略。鲁迅先生说,
13988888888